关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方式,实际上最常见的有两种主要形式:经营性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如果经营性抵押贷款无法办理,企业可以考虑申请信用贷款。
尽管信用贷款这一概念看似简单,但其实它内部也有多种分类,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用贷款类型:
首先是税贷。税贷是根据企业的纳税记录而设立的贷款类型,通常要求企业注册时间在一年以上,并且会根据纳税等级进行评估。例如,建设银行推出的“云税贷”就要求小微企业的纳税等级达到A或B级,且必须没有税务违法违规记录。此外,企业及其负责人需保持良好的信用背景,比如没有负面新闻或行政罚款记录,而企业主也应确保没有逾期还款的情况。因此,若企业能够合法纳税并保持良好信用记录,则可以尝试申请此类贷款。目前许多银行均提供相关产品,但具体可申请的贷款额度还是需要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接下来是流水贷。这个贷款形式主要依据小微企业在银行账户的结算量来确定贷款额度。流水贷通常要求企业营业执照满一年,并且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这类产品。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并不仅仅依赖银行流水的记录,还会进行实地走访、查看财务报表、合同及信用报告等多方面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小微企业希望申请流水贷,最好使用交易量较大的银行账户,这样可以更清晰地反映销售、采购、工资及税收等情况。同时,企业应该避免人为制造流水,因为一旦被贷款机构发现,可能会被认为存在造假风险。
第三种是发票贷。发票贷是依据企业所开具的发票进行贷款的,通常对企业的开票金额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有些贷款机构要求企业近三个月的开票总金额超过20万,或年开票金额超过100万等。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条件,除了开票额的要求之外,还会对申请人的资质进行审核。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贷款机构会对行业进行限制,例如采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可能面临更高的拒绝风险。
最后是担保基金贷款。这种贷款是由担保基金公司收取担保费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企业因此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早在2018年,财政部便与20家机构共同设立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旨在缓解小微企业面对的融资难题。一般来说,这类贷款的利息相对较低且额度较大,但审批流程相对复杂,审批时间也较长,因为涉及到担保公司和银行的多重协调,小微企业在申请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
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电商贷、科技履约贷、进出口退税贷以及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创贷等多种贷款方式。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解和选择。例如,纳税较多的企业可以申请税贷,开票金额较大的企业可以尝试开票贷,而如果在开票和纳税上都不够的话,可以考虑流水贷。总之,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最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更有可能通过审批获得所需资金。